以科创载体建设为关键发力点,积极开展存量资产盘活行动,天津市南开区精准实施产业链招商策略,近年来累计建设科创载体项目16个,新建及盘活总建筑面积94.4万平方米,拉动固定资产投资83.6亿元。
提升创新发展能级
南开区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天开园核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,对标中关村,以打造“知识富集区、创新策源区、产业引领区、生态示范区”为发展定位,全力构建全域创新示范区。
在创新产业(300832)园区建设方面,南开区正重点推进西营门城市更新项目中的20万平方米天开创新示范产业园建设。该园采用“产品化模块设计”,未来将成为中心城区最大的工业上楼项目和弹性园区。与此同时,南开区成功盘活天津工业缝纫机厂,打造出2万平方米的天开中试基地,建设全市首个“硬科技”主题的创新创业都市工业载体,目前已吸引54家“硬科技”企业入驻。
目前,南开区积极助力高校盘活闲置资源。天津大学投资6亿元打造了5.8万平方米的新一代智慧物联科技创新平台和2938平方米的纳米中心实验楼。南开大学与南开区共建的南大科技园,已吸引57家企业入驻,2024年实现收入6320万元。
招商与盘活同步
南开区坚持招商与盘活并行的策略,集聚科创产业要素。一方面,持续强化招商落地工作,将闲置土地成功转化为科创空间。在梳理出58块、134.7万平方米闲置土地后,南开区开展精准招商。与九州通(600998)合作盘活科研西路16号院,打造4.8万平方米的天开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;推动爱尔眼科(300015)盘活天拖片区用地,新建3.6万平方米的地区总部;支持九安医疗(002432)盘活罗平道1号地块,建设7383平方米的科创中心。
另一方面,着力强化产业导入,促使存量资产转化为投资增量。南开区建立了闲置载体信息化平台,积极导入优质产业项目。鹏飞集团盘活8.5万平方米的盛通大厦,打造海河沿线总部基地;盘活工业遗存和老旧厂房,打造科创企业孵化器平台;服务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改造7000平方米场地,打造大健康产业项目。
当前,南开区注重老旧园区业态重塑。TCL中环(002129)产业园改造后引入新兴产业企业;联强机械密封提升改造用地,新建智能化生产基地;与轨道集团盘活铭隆大厦B座,打造轨道交通产业大厦,引进15家产业链企业。
强化要素支撑保障
日前,南开区压实工作责任,区委、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牵头,各分管区领导包联重点项目,与多部门协同协作,全力解决盘活路径中的堵点问题。
在规划服务上,南开区先行先试,支持科研西路16号存量土地更名划转维持划拨,有效缓解资金压力;利用用地兼容性为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项目做好用地保障;服务航天科工8358所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,打造特色科创园区。
南开区成立联合审批服务专班,制定个性化方案,将“企业跑部门”转变为“部门跑企业”,开辟绿色通道。服务爱尔眼科天津地区总部项目实现土地规划到施工许可当日办结。
未来,南开区将充分发挥天开园辐射带动作用,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,瞄准头部企业,加大企业培育力度,吸引更多科创企业扎根,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。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