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约三五好友在露营地玩桨板,下班到公园划半小时皮划艇解压。这个夏天,这类“水上轻运动”正成为北京市民消暑新宠。记者调查发现,曾被视作小众运动的桨板、皮划艇、背包船等装备线上线下销量激增,带动周边露营地客流量明显增长。
业内专家认为,这波消费热潮背后,是市民对“亲水”体验需求的爆发式增长,折射出消费升级向个性化、场景化发展的新趋势,有望带来数亿元市场体量的“亲水消费”。
新兴运动带动装备消费
“迪卡侬居然可以日租桨板了!”7月23日,北京博主“笑笑”在社交平台分享这一新发现,短短2小时内就收获15条热情评论。
7月24日,记者走访大兴区荟聚迪卡侬门店,发现一个3.2米长的桨板被醒目地陈列在货架上,吸引众多顾客驻足咨询。“今年桨类运动明显火爆,除了装备发烧友,更多年轻人是来尝鲜体验的。”店员介绍,为此门店今年特别推出“桨类运动租赁”服务。记者扫码查询发现,桨板日租价99元,3人皮划艇149元,均包含打气筒、救生衣和划桨等全套装备。
“山姆会员店也上新充气桨板了!”记者近日走访发现,多款水上运动装备被摆放在零售超市的显眼位置。
今夏,桨板、皮划艇等曾经的小众水上运动装备消费在京持续升温,正快速“破圈”走向大众市场。社交平台上,北京桨友们正热情分享各类装备选购攻略。“真没想到北方水上运动能这么火”,30岁的市民刘先生坦言自己本是“社恐”,今夏却被桨板运动“圈粉”:“看到朋友圈都在玩,试过才发现,从水面看北京是一种全新体验。”
线下消费热潮在线上得到更直观印证。拼多多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夏季水上运动装备销量呈爆发式增长,其中桨板类产品搜索量同比飙升190%,皮划艇购买用户数同比增长40%,印证着亲水运动正加速从小众走向大众。
露营地两天接待上百人
“现在想玩夜场水上项目,至少得提前三天预约!”上周六,市民小庞带着朋友体验龙潭中湖露营基地的“夜光果冻船”时,被现场的火爆程度惊到了。湖面上漂浮着十余艘装有彩灯的背包船。虽然499元两小时的体验价格不菲,但商家提供的专业摄影和航拍服务让他收获满满,“朋友圈点赞爆了,好多人追着问在哪玩”。
夜游热在专业水上营地体现得更为明显。多布亮马河城市水上营地的张教练告诉记者:“晚6点到9点的客流比白天多一倍,30多块桨板和30条皮划艇基本全下水,每晚能接待五六十人。”
今夏潮白河畔的露营基地迎来新变化。与此前的扎堆扎帐篷、天幕不同,很多人都是冲着皮划艇、桨板而来。“桨板和皮划艇,单人体验198元,双人体验368元。”朝阳区陈庄村一露营基地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,上个周末他接待了104组游客前来玩水上运动,两天收入流水近2万元。
“现在北京水质改善明显,带孩子玩水更放心了。”户外爱好者小胡观察到,今年以来,潮白河、温榆河、十三陵水库等水域附近,提供一小时桨板教学和体验的营地明显增多,较之过去50元的纯场地费,客单价显著提升。
差异化场景成机遇抓手
从游泳馆、水上乐园到桨板运动,“亲水经济”正在升级换代。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表示,风潮变迁的背后,反映出多元化消费场景趋势,部分水上项目延伸至夜间,也是夜间经济拓展的体现。部分业态更延伸至夜间,成为夜间经济的新增长点。“夏日、酷暑、假期,这三个因素叠加在一起,就是无限的商机,正催生出一个规模可达数亿元的新市场。”
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,随着城市水环境持续改善和运动装备普及,桨板、皮划艇等新兴水上运动正走进大众生活。“北京的市场机遇抓手在于差异化经营。”他建议,应结合不同水域特点,打造细分化、特色化场景,采取租赁加销售的模式满足多元需求,并通过赛事活动促进产业升级。
值得注意的是,赖阳认为,新兴水上项目不应局限于直接收费盈利的单一商业模式,而要成为连接消费生态的纽带。“这些项目应成为塑造生活方式和社交场景的关键平台,并有效带动周边餐饮、零售、文创和服务消费等消费。”他提醒商家要通过项目打造人群聚集中心,联动周边资源,提升客户黏性和消费频次。同时针对明显的季节性特点,提前布局淡季产品和跨界合作,延长消费周期。
同时,洪涛提醒称,水上运动易发生溺水等意外,需强化救生设备和专业监护措施,确保参与者安全。目前北京部分水域基础设施仍不足,如更衣设施或紧急救护点短缺,可能影响体验,应加快完善相关配套。
记者:袁璐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